
藝術家空間
多元空間 兼收並蓄
集老中青三代藝術家:
朱達誠 徐天潤 沈平 成乾祥
陳鏗 石俊 廖井梅 顏潔明
地點:香港銅鑼灣中央圖書館地下展覽廳
展期:28/8 - 2/9/2018
時間:下午3點 - 晚上8點(28/8/2018)
上午9點 - 晚上8點(29/8 - 1/9/2018)
上午9點 - 下午6點(2/9/2018)
開幕典禮:28/8/2018 下午5點30分
“藝術家空間”畫展將於2018年8月28日至9月2日,假座香港中央圖書館地下展覽廳舉行。是次應邀各具代表性八位香港藝術家參加:朱達誠、徐天潤、沈平、成乾祥、石俊、陳鏗、廖井梅、顏潔明。“空間”概念源於西方繪畫視域,在香港這一中西交彙的地域,現實的生存空間無不滲透於藝術家創作的精神空間。香港畫壇在前輩畫家披荊斬棘的努力下,開墾了欣欣向榮的藝術氛圍,還有提攜後學承傳藝術的廣闊胸襟。八位參展的藝術家包括了香港畫壇老中青三代,均接受西方傳統繪畫訓練、資歷、背景、風格各自不同,卻反映香港多元的藝術格局,兼容的藝術面貌,這次每人展出不同的風貌、種類的藝術品,正好展現香港優秀畫家的風釆和實力,在平面繪畫中以各自的繪畫語言建構其異的“視覺空間”,呈現西方傳統繪畫精神在香港的承傳與變異,帶給觀者審視自身空間的思考。
極其遺憾的是其中一位參展的畫壇泰斗徐天潤老師,這位積極籌劃是次展覽的領軍人物,不幸於畫展前夕因病撤手麈寰,是次畫展將會展出徐天潤老師早期的精彩作品,代表了大家對徐天潤畫壇前輩的崇敬、景仰、思念和惋惜之情,意義重大。
畫展開幕儀式於8月28日下午5時30分舉行,9月1日下午3時將舉辦藝術家見面會,與香港畫壇及公眾人士交流創作心得。
畫覽由成乾祥繪畫藝術學會主辦,該會每年均舉行不同主題的展覽,弘揚發展香港藝術不遺餘力,以展覽的累積,呈現這個時代的風貌和藝術家的實力,一直在香港社會獲得很正面的迴響。
朱達誠

雕塑家,香港美協常務副主席,中國美協理事,中國雕塑學會理事,雕塑雜誌藝委會委員。
1942年 生於武漢市。
1957年 入讀武漢藝師美術系附中。
1960年 湖北美術學院雕塑系,1965年畢業留校。
1966年—1977年文革期間以輔導群眾美術為主,重點輔導黃陂縣農民泥塑五年。
1978年 中央美術學院雕塑研究生班,受教於劉開渠、錢紹武、王合內等先生。
1980年 任湖北省美術院雕塑室主任。
1984年定居香港,任港大、中大進修學院藝術課程導師。
2003年 香港藝術公社董事會主席,推動粵港澳地區雕塑交流並為抗非典去世的七位醫護人員塑鑄銅像。
2006年 完成香港孫中山紀念館青年孫中山全身銅像 。
2007年 獲香港特區政府頒授榮譽勳章。
2010年 完成香港孫中山公園五米高全身銅像及自由、平等、博愛三座不鏽鋼雕塑。
2013年 完成香港文化博物館3.5米高李小龍全身像。

李小龍
朱達誠作品
高350公分 玻璃鋼
香港文化博物館
2013年

家
朱達誠作品
高350公分 銅
香港中文大學
2010年
徐天潤

1945年生於上海,1980年代參與上海交大,上海商校教學工作,並加入上海美協,參加多屆地方及全國聯展,獲1 9 8 5 年上海美術作品展金獎。1 9 8 6 年移居香港,1987-1994年任職高級建築師於王歐陽建築設計事務所,同時期作品參加香港雙年展。2001年至2008年在香港科技大學、香港城市大學、澳門東方基金會、第三屆中國油畫展、香港藝術中心及數間香港著名畫廊舉辦多次個人展覽。近期,2015年在台灣國立國父紀念館舉辦大型個展。
90年代中期起參加佳士得當代中國油畫拍賣,成績優異,逐擴大參與蘇富比、邦瀚斯、MASTERPIECE、保利等拍賣活動。作品廣被美術館、博物館及私人收藏。
“古樂舞姿”系列作品,創作於80年代,內容創新,形式超前,在社會和市場均得好評。自逢“一帶一路”新時代來臨,取“古樂舞姿”原稿參展,拋磚引玉,與大家共勉。

胡旋轉
徐天潤作品

編鐘樂
徐天潤作品
沈平

沈平是香港著名水墨畫、水彩畫及油畫家。於1974年入讀浙江美術學院連環畫進修班,師從顧生岳、徐永祥、吳國亭等教授。作品多次入選全國美術作品展覽;北京國際雙年展以及香港當代藝術雙年展。
除了從事創作外,沈平還出任多個公職,包括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香港美協副主席、香港水彩畫研究會會長、香港藝術發展局視覺藝術委員會評審員及香港文化藝術基金會理事等,並擔任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及香港視覺藝術中心導師。
沈平作品十分豐富多樣,多年來獲中國美術館、香港藝術館、香港文化博物館、香港大學美術館、香港夏利豪基金會、中國亞洲水彩藝術博物館、上海全華水彩藝術館、新鴻基集團等機構及私人收藏。

小街(二)
沈平作品
水彩紙本 28x38cm
2018年

銅鑼灣避風塘
沈平作品
水彩紙本 28x38cm
2018年
成乾祥

幼年於上海少年宮學習西洋畫,后師從海上名家陳連濤為入室弟子,高中畢業考入浙江美術學院。1984年受益於著名山水畫家應野平先生。1980年油畫作品《姐妹》獲上海美展創作獎。1983年與陳逸飛、石奇人、王利國等同為《解放日報》美術通訊員,作品《金訓華》的原創作者。1985年作品《春暖海港》獲上海書畫大獎賽一等獎。學習西畫時,適逢蘇聯的馬克西莫夫來中國授教,因此受到蘇聯畫家影響較大;之後悉心研習中國畫,他的作品又帶有許多明快的中國畫元素。現為香港成乾祥繪畫藝術學會會長、香港美協創會會員、《藝術家空間》召集人。

雲捲千峰色
成乾祥作品
彩墨 60x100 cm
2018年

黄山
成乾祥作品
水墨 60x100 cm
2018年
陳鏗

1989年廣州美術學院中國畫系畢業獲學士學位,1998年廣州美術學院油畫系、2006年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學研究生課程結業; 1 9 9 7 年獲美國佛蒙特藝術基金應邀赴美VERMONT SYUDIO CENTER創作交流。
現為廣州市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廣州市美術家協會油畫藝術委員會主任、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廣東省美術家協會理事、廣州大學教授兼藝術碩士生導師、香港中文大學專業學院藝術導師。

詠歌之鳥
陳鏗作品
油畫 2017年
“渴望詠歌之鳥,猶如渴 望喧嘩中的靜謐,這世界 總要邁步向前。昨天的太 陽屬於昨天,今天的日子 有一個嶄新的姿顏⋯⋯” (藏歌)

遠山
陳鏗作品
油畫 2017年
玄音起處,靜聽,地之呼吸。
石俊

2006—年畢業於廣州美術學院油畫系,獲碩士學位。
2008— 年任澳門理工學院藝術高等學校油畫專業導師
2016—年任中國暨南大學客座教授。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武漢油畫研究會理事。
澳門藝術事務學會副會長。
中國美術教育南方研究中心研究員。
2000—年獲得港、澳、台美術作品展銀獎。
2005—年獲得廣州美術學院王嘉廉油畫獎學金銅獎。
2008—年獲得廣東省第三屆當代油畫藝術展新人獎。
入選國家級重要展覽7次。
參加省市級重要展覽6次。
學術展3次。
舉辦個人畫展3次。
學術發表(論文和繪畫作品)8次。

聆
石俊作品
布面油畫 80x40cm
2013年

女士肖像3
石俊作品
布面油畫 60x50cm
2014年
廖井梅

1 9 8 8年畢業于中央美術學院附中,同年考入中央美術學院,修讀一年後獲文化部獎學金留學前蘇聯。1996年畢業於俄國國立蘇里柯夫美術學院,等於此獲藝術碩士學位。曾任教於北京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2010年,她獲得首屆中國殘疾兒童藝術節優秀指導教師獎。2011年,觀瀾國際版畫雙年展國際版畫獎等。作品收藏於香港藝術院、香港文化博物館、江蘇省美術館、浙江省美術館、關山月美術院、哈爾濱版畫藝術宮博物、黑龍江省美術館、深圳畫院、中國版畫博物館。

舞影
廖井梅作品
Dance of path
oil on canvas 油畫
130x130cm
2017年

憩
廖井梅作品
Rest
watercoloronpaper 水彩畫
40x60cm
2018年
顏潔明

一九六五年香港出生。於香港大學先後修讀翻譯學士及工商管理碩士,資深公關。二零一三年退下職場火線,工餘開始習畫。二零一四年起開始寫生,熱愛寫生。
二零一四年一年間戶外寫生數量已逾百幅。二零一五年參加香港油畫研究會舉辦的第三屆全港油畫大展,成功入選,以當時僅兩年多的畫齡,擠身於香港畫壇專業畫家展覽之中,個人習畫經歷砥勵了無數師友。之後赴台跟隨畫家冉茂芹老師學習素描。
二零一六年獲「一新博物館」邀請參加香港新晉油畫家展覽,作品獲得藝術界專業人士肯定。
二零一七年加入香港藝術界專業團體<香港美協>,同年更設立<峰喜鳥油畫工作室>,全職投身繪畫藝術,以專業畫家身份推動香港的文化藝術發展。

秋色滿圍 (風景寫生)
顏潔明作品
Autumn Park (Plein Air)
Oil Painting 油畫
30x40cm
August 7, 2016

台北海岸 (風景寫生)
顏潔明作品
Taipei Seascape (Plein Air)
Oil Painting 油畫
30x40cm
July 23, 2016